国内无人驾驶也撞车了,目前还是辅助驾驶靠谱
在汽车智能化和信息传播高速化发展的今天,无论对汽车行业是否了解,相信对于无人驾驶也都不陌生了。近年来,谷歌、uber、特斯拉等巨头企业纷纷投入研发无人驾驶。国内企业也不甘落后,今年下半年,中车、深圳巴士集团等企业均已对无人驾驶车辆进行了路测,虽然是在特定环境道路下,但都成功的通过了测试。而近日,国内无人驾驶车辆测试时却撞车了。12月12日,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内,一辆无人驾驶、顶着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白色轿车,加速通过红路灯、躲过“假人”后,冲过绿化带和非机动车道,直接撞倒路边一棵果树,车前脸也已经面目全非,前大包围完全脱落,右大灯、右前翼子板严重塌陷,引擎盖也变了形。
这辆经过国内知名汽车研究学院代表队改装,用来参加2017CIVC中国智能汽车大赛的车,在大赛第一天,就出现了撞车意外。
就在今年6月的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WIDC)中,这辆车还获得了无人组领先奖,这次就没那么幸运了,好在没有人员受伤,无人驾驶出事早已不是新鲜事,只是在中国还是首次出现,也是好事证明技术在发展,迄今为止,测试时间最长的是谷歌自动驾驶汽车,从2009年至2015年,55辆车共发生了11起事故。
看来无人驾驶想成熟,还要经历足够多“磕磕碰碰”的样本,就连目前在产的所有车型,均配备全自动驾驶功能硬件的特斯拉,目前也只停留在做内测阶段,还未向普通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开放。
无人驾驶的实现,辅助驾驶是起点,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司机驾驶的过程中一个辅助支持,保证司机的驾驶安全。它包含的层面也很广泛,比如说前车避撞系统、疲劳驾驶检测、夜视辅助、行人避撞、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刹车辅助系统、倒车辅助系统等等。辅助驾驶系统技术应用已经十分成熟,但是普及程度却还需要努力,除了价格上的劣势——一台Mobileye的价格在美国需要849美元,而在中国则需要17800RMB,汽车文化差异的不同也导致了各种问题。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更加成为驾驶辅助产品销售的绊脚石。不过中国的汽车市场庞大,辅助驾驶技术的推广还是很有前景的。
车元素长期致力于通过ADAS汽车防撞预警系统(属于辅助驾驶系统的范畴)结合车队安全管理平台及安全管理咨询培训等手段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汽车安全管理解决方案。ADAS汽车防撞预警系统具备前碰撞预警(FCW)、行人碰撞预警(PCW)、车道偏离预警、安全车距预警(HMW)等功能,在可能发生的碰撞危险情况下提前向驾驶员发出视听警报,有效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车队安全管理平台对驾驶员在:前碰撞报警、安全车距报警、车道偏离报警、行人防撞报警、超速报警、急加速、急刹车、急转弯、疲劳驾驶等特征的提取,通过算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可视化管理手段对驾驶员在不规范驾驶行为发生时的视频截取,通过4G网络传输到云端,管理人可实时监控并可对驾驶员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管理,以期达到防范事故于未然。此外,基于数据跟踪定期对客户进行回访,了解客户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为客户提供进一步的咨询及建议。车元素的汽车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已成功运用至两客一危、货运物流、搅拌车、泥头车等各种类型的企业车队,帮助客户大大减少事故发生,节省了运营成本。